首页> 知识讲堂> 备考指南> 十四种雅思阅读题型做题技巧之第三类:Matching(作者及

十四种雅思阅读题型做题技巧之第三类:Matching(作者及

人数图标 1460 888

1 .题型要求

在原文中,就一个主题,若干人或组织提出了若干个观点,题目要求将观点与其提出者(作者)搭配。这种搭配题也有一个选项的集合和一个题目的集合。题目是观点,选项是作者。


这种题型一般比较难,主要表示现在:

(1)没有顺序性,即题目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是不一致的。

(2)文章题材多样,有的比较偏。作者提出的观点一般比较抽象,不好理解。

(3)文章句式复杂。一般句子都比较长,有很多都是复合句、并列复合句、多重复合句,造成大家理解上的困难。

(4)题目中的观点与原文中的对应观点在句子形式上变化较大,造成对应困难。

与从属关系搭配题一样,作者及观点搭配题也没有顺序性。但不能用同样的解题方法。怎么做从属关系搭配题呢?前面介绍的方法是:在阅读文章前,先将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,记住尽可能多的关键词。但不能用这种方法作者及其观点搭配题。主要是因为题目都是一些观点,意思抽象,句式复杂。先将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,不仅会花很多时间,而且很可能读完题目之后,没有什么印象,也抓不住什么关键词。那么应该怎么做呢?请看下面的解题步骤。

考试中,A 类一般考得比较多,考一组,共五题左右。G 类一般考得比较少。


2 .解题步骤

(1)在原文中将作者及其观点用线划出。

作者都包含大写字母,有的还有年代,表明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观点,所以一般都比较好找。他的观点在他的名字之前或者之后。表述观点一般有两种方法:

A. 观点在作者的名字之前;例如:

IN  TERMS  OF  TIME,  WOMEN PERFORM  APPROXIMATELY  90  PER CENT  OFCHILD  CARE  TASKS  AND 70  PER CENT  OF  ALL FAMILY WORK , AND ONLY  14  PER CENT  OF  FATHERS ARE HIGHLY PARTICIPANT IN  TERMS  OF

TIME  SPENT  ON FAMILY WORK(RUSSELL 1983)

A. 观点在作者的名字之后;例如:

DEMO  AND ACOCK(1993),IN A  RECENT US  STUDY, ALSO  FOUND  THAT

WOMEN CONTIMUE  TO PERFORM A  CONSTANT  AND MAJOR  PROPORTION OFHOUSEHOLD LABOUR(68 PER CENT  TO 95  PER CENT)ACROSS  ALL FAMILY

TYPES(FIRST MARRIAGE,DIVORCED,STEP-FAMILY  OR NEVER  MARRIED ) ,

REGARDLESS OF  WHETHER  THEY  ARE EMPLOYED  OR NON-EMPLOYED  IN

PAID WORK

(2)看题目的第一个观点,最好读懂它的意思,或者找出其中几个关键词。

做这种题型,应该一道题一道题的做。先看题目的第一个观点,最好能读懂它的意思。否则,找出其中的几个关键词。

(3)将此观点与原文划线处一一对应。意思相同的或关键词对应上的即为答案。

答案确定后,在原文观点处写上此题的题号。原文的每个观点只能与一个题目相对应,所以将已经与某题目对应的观点做上标记,在做其它题目时,就不用看这个观点了。

(4)依此方法做其它题目。


NOTICE

1. 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选项。

每个题目只能和原文的一个观点对应,而该观点肯定是由一个人或组织提出来的。

2. 有些选项可能会用两次以上。

在原文中,可能会有作者提出两个或更多的观点,而这些观点都出现在题目中。所以,有些选项可能会用两次以上。

3. 有些选项可能用不上。

有的作者虽然在原文中提出了观点,但这些观点没有出现在题目中,所以有些选项可能会用不上。

4. 第一题往往对应文章的后几个观点,最后一题往往对应文章的前几个观点。

作者及其观点的搭配题没有顺序性的。而且,出题者为了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,考生造成障碍,第一题往往对应文章的后几个观点,最后一题往往对应文章的前几个观点。这个规律的准确率在 80%以上。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,在找第一题的答案时,重点看文章的后几个观点。在找最后一题的答案时,重点看文章的前几个观点。


总结:

1.      题目是观点,选项是作者。

2.      没有顺序性。

3.      回原文找作者及其观点,一一对应,找关键词。

4.      第一题通常对应后几个观点,最后一题通常对应前几个观点。

5.      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,有的选项用两次,有的选项没用。


朕已阅